多國探索吸引“數字游民”_中去九宮格私密空間國網

漫步泰國清邁街頭,適合小坐的飲品店鱗次櫛比,幾乎是“五步一咖啡,十步一茶飲”。在這些店鋪,常能看到不少帶著筆記本電腦專注工作的身影:他們或是奮力碼字的旅游博主,或是遠程工作的業務員、策劃員,抑或是網絡視頻主播個人空間等。“有訂單時,在線完成對接,偶爾開視頻會議洽談合作;忙碌之余,徜徉古城小巷,或驅車直奔郊野山巒,實現工作度假兩不誤。”在清邁古城街頭一家咖啡館,來自新加坡的網站設計師羅銳對記者侃侃而談。

近10年來,像羅銳這樣的國際“數字游民”在清邁不斷聚集,形成了時租空間一個龐大的自由職業者社群。他們大多被清邁相對低廉的生活成本和愜意的城市氛圍吸引。他們的到來,為這座泰北古城注入新的活力,也使其贏得“數字游民之都”的稱呼。

“數字游民”的概念由來已久。1997年,一本名為《數字游民》的書最先描繪了這樣一群人:他們背著電腦,走遍世界,隨時隨地都能“上班”。不過,直到10多年前,有了更穩定的互聯網網絡和更普及的遠程辦公工具后,特別是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加入“云端工作,世界漫游”的行列。英國《衛報》報道稱,2023年底,全球“數字游民”數量已超4000萬人,從攝影師、自由撰稿人到主播、互聯網運營者等,職業種類五講座花八門。預計2030年,全球“數字游民”將超過600九宮格0萬人。

總部位于美國的旅游信息網站“海外兄弟”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數字游民”創造的經濟價值約為7870億美元。總部位于美國的勞動力信息咨詢企業MBO于2023年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全舞蹈場地球“數字游民”將收入的平均35%消費在食物、住宿、娛樂和日常必需品上,帶動了當地相關行業的發展。“數字游民”群體還促進當地數字技術共享與系統開發、商務交流等領域合作,小樹屋進一步釋放全球經濟九宮格增長潛力。

當前,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紛紛放寬政策,以推出“數字游民簽證”、提供資金支持,以及打造專屬服務平臺等方式,吸引他們入境。聯合國旅游組織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個國家推出“數字游民簽證”。歐盟政策顧問辛齊婭認為,在利好政策推動下,“數字游民”將加速所在國數字化轉型,并促進可持續旅游創新發展。

2020年,愛沙尼亞發出一年期“數字游民簽證”,成為全球首個推出此類簽證的國家。德國、葡萄牙、捷克等一些歐洲國家和地區緊隨其后。亞洲國家近年來也競相吸引“數字游民”。韓國推出兩年期逗留簽證。日本于2024年3月底啟動“數字游民簽證”計劃,年收入達到1000萬日元(1美元約合156日元)的遠程工作者可申請6個月的逗留許可,并獲得租房方面的協助。

泰國去年7月創設“數字游民簽證”制度,允許持證人5年內多次出入境,每次可停留180天,最長延至一年。泰國外交部部長瑪里告訴記者,普吉島等地的民宿和酒店已嘗試推出針對“數字游民”的特別套餐,吸引他們來泰工作生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