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九宮格教室馬里揚:宋詞與畫像–文史–中國作家網

晏幾道與蘇軾之間,留下過一樁“公案”。據徽宗時期的邵澤平易近說:元祐中,叔原以是非句行,蘇子瞻因黃魯直欲見之,則謝曰:“今政事堂半吾家舊客,亦未暇見也。”(陸友仁:《硯北雜志》)即使邵澤平易近不曾“親見”,以生涯時期來看,他曾“親聞”此事是沒有疑問的。從他的論述中,蘇軾見晏幾道的緣由被設定為兩個:一是晏幾道歌詞風行,一是黃庭堅為之介。

年夜約應在宋哲宗“元祐”的頭三年間(一〇八六至一〇八八),晏幾道為范純仁編纂了一本歌詞集——《樂府補亡》。那么“元祐中”的京城,可以聞聽的“小山詞”,當也不出《樂府補亡》中所收錄的與蓮、鴻、𬞟、云等歌妓有關的“婦人語”歌詞。與這個時光相接的,是宋神宗元豐八年(一〇八五),仍未能完整遣散“烏臺詩案”陰云的蘇軾,在自常州赴文登途中,顛末已經作守的密州,寫有《雜詩》一首,現實上是寫給一名女樂的,詩云:“舊日雙鴉照淺眉,現在婀娜綠云垂。蓬萊老守明朝往,腸斷簾間悲。”這與晏幾道在《樂府補亡》中悼念“云鴻”諸君的歌詞,如《臨江仙》“記得小𬞟初見,兩重心字羅衣”“靚妝眉沁綠,羞艷粉生紅”“酡顏凝露學嬌啼。霞觴薰冷傲,云髻裊纖枝”等,神態頗為相似。

在《東坡樂府》里也有《浣溪沙》詞,其云:“道字嬌訛苦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傾。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氣象近清明。”後人以為:“這般風調,令十七八女郎歌之,豈在‘晨風殘月’之下。”(賀裳:《皺水軒詞荃》)拿柳永詞來比并,是囿于習氣思想。實在這首詞的神韻,也是相似晏幾道的;且“道字嬌訛苦未成”,便恰是《雜詩》里“雙鴉照淺眉”的年紀。是以,詞固然不用必定是蘇軾守密州時作,然他于天風海雨之中,更饒悱惻繾綣之情,則無疑問。而回到京城的蘇軾,愿看法一見享有歌詞盛譽的晏幾道,此中應有著一種“詞人”間的同病相憐。

但蘇軾究竟是要經由過程黃庭堅,才幹傳遞見晏幾道的意愿,這天然緣于黃庭堅與晏幾道之間有著非同平常的伴侶關系。但以“元祐中”蘇、黃間的關系論——蘇軾曾幾回再三向朝廷推薦黃庭堅,甚至要黃庭堅來取代本身的職位;那么,邵澤平易近所謂的“因黃魯直欲見之”,也就不克不及消除如許一種能夠性,即在蘇軾自己,似也會有推薦晏幾道做官的意圖。交流遺憾的是,這一點找不出汗青實據,甚至連文學上的聯繫關係也不克不及夠供給。

無論蘇軾最後的念頭如何,成果倒是吃了閉門羹。

晏幾道說:“今政事堂半吾家舊客。”他的父親晏殊,是曾以“善知人”著名于時的。名流鉅公“如孔道輔、范仲淹皆出其門,而富弼、楊察皆其婿”(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蘇軾請求見晏幾道的元祐三年前后,位居宰輔的,有文彥博、呂公著、呂年夜防、范純仁等人。此中,直接與晏殊有關的,只要范仲淹之子范純仁一人。至于其他三人中,年事老邁的文彥博,是已經與富弼并稱于朝堂之上的,呂公著則與歐陽修“為講學之友”(《宋史·呂公著傳》)。這么說來,與晏氏婿同寅的文彥博和與晏氏弟子相為友朋的呂公著,也能算得上晏門昔時的舊客——甚至按照宋報酬官的常例,即進相者,會接收百官的“道謁”,而“進士高第”者,則須遵照“往拜在朝年夜臣之禮”(夏承燾:《二晏年譜》);那么無不由進士出生的士年夜夫,也就有成為“晏門舊客”的能夠。

即使這般,說“今政事堂中半吾家舊客”,仍顯夸飾;且與黃庭堅《小山集序》中所描述的那位真摯、清高的晏幾道收支過年夜——直截了本地講,這更趨近于一種“窮相”口氣,全不合適其父晏殊的“貧賤景象”。

晏殊是承平貧賤宰相,有興趣識地將公私生涯劃分得非分特別清楚。歸納綜合地講,即處置政事,態度嚴肅,剛峻難擋;退居游燕,不受拘束放浪,不復拘檢。這種差別的本源還在于自五代進宋,士年夜夫與天子、廟堂的聯絡接觸并非一體。但作為晏氏弟子與舊客的一代士年夜夫,如范仲淹、歐陽修等,開辟出一種“以全國為己任”的士風新貌,士年夜夫與天子、廟堂合為一體,由此,也便不再差別公私生涯的界線——“進亦憂,退亦憂”。那么,在新舊士年夜夫之間,也必定會迸發出一些掉和事務。

魏泰《東軒筆錄》載,一教學日年夜雪,晏殊退朝,歐陽修等往拜,“因置酒共賞,即席賦詩”;由于當日正與西夏交兵,故年青的歐陽修詩中便有了“主人與國共休戚,不唯喜樂將豐收;須連鐵甲冷透骨,四十余萬屯邊兵”之句。不曾料到的是,這令晏殊年夜為失望,甚至銜恨在心。據魏泰說:

歐陰文忠素與晏公無它,但自即席賦雪詩后,稍稍相掉。晏一日指韓愈畫像語坐客曰:“此貌年夜類歐陽修,安知修非愈之后也。吾重建文章,不重它為人。”歐陽亦每謂人曰:“晏公小詞最佳,詩次之,文又次于詩,其為人又次于文也。”豈文人相輕而然耶?(《東軒筆錄》)

經沈括《夢溪筆談》考據,宋朝人所見的韓愈畫像,實在是南唐的韓熙載,“小面而美髯,著紗帽”,而韓愈自己則本是“肥而寡髯”。胡道靜據南薰殿舊躲《圣賢畫冊》中韓愈像,“與傳為五代顧閎中畫的《韓熙載夜宴圖》絕對核,容貌正和韓熙載酷肖,可知這個過錯從北宋一向因循上去”。胡師長教師《校證》中附有圖版,取的是韓熙載的正面像,不易對比,我們取用其正面像(圖一)以與“《圣賢畫冊》中韓愈像”(圖二)做對照。

左圖為圖一:韓熙載(取自《韓熙載夜宴圖》部分);右圖為圖二:韓愈(取自故宮南薰殿舊躲《圣賢畫冊》)

韓愈自己的真正的邊幅,已被汗青埋沒,傳播至今的,也是近似“小面而美髯”的“韓愈”畫像。如呂維祺《圣賢像贊》(圖三),筆法雖難免粗陋,但從美髯來看,更趨近《夜宴圖》中的“韓熙載”,只是面型未能處置好;而王圻《三才圖會》(圖四)中,無論是面型仍是須髯,抑或“綸巾”,都與南薰殿舊躲《圣賢畫冊》中的“韓愈像”附近。

左圖為圖三:韓愈(取自明代呂維祺家教《圣賢像贊》);右圖為圖四:韓愈(取自明代王圻《三才圖會》)

宋人可以誤解韓愈的邊幅,但應不會錯認“歐陽修”。現躲臺北故宮博物院中,亦即南薰殿舊躲的《圣賢畫冊》中,也有一幅《宋參政歐陰文忠公像》(圖五)。這是暮年歐陽修朝服持笏像,面型廣大,是不與共享空間韓愈像“小面”類似的。可是,無論歐陽修貌類韓愈畫像的話,能否必定出自晏殊之口,既然它記錄于宋人著作之中——且《東軒筆錄》的作者魏泰生涯在熙寧元康年間,應非空穴來風,必必定有據。只是以此圖來看,全不類似,令人生疑。

圖五:歐陽修(取自故宮南薰殿舊躲《圣賢畫冊》)

招致這一題目的泉源,是宋人不只誤解了韓愈的容貌,連同歐陽修的邊幅,也有分歧的“版本”;據陳師道《后山談叢》說:

歐陽公像,公眾與蘇眉山家皆有之,而各自是也。蓋“蘇本”韻勝而掉形,“家本”形似而掉韻,夫形而不韻,乃所畫影爾,非逼真也。

所謂“家本”的“歐陽公像”,自是摹寫以供奉于宗祠家廟,如圖六所示或即此類“家本”。其面型與南薰殿舊躲原形似,固然筆法不及,但恰又是吻合“形而不韻”的。至于“蘇本”即蘇軾家躲的“歐陽修像”,固然很難在今朝傳播的歐陽修畫像中指認出來,但唐寅所繪的歐陽修像(圖七),確乎有“韻而掉形”的特征;在王圻的《三才圖會》中的歐陽修像(圖八),也異樣不乏此類韻致。風趣的是,畫像中的“歐陽修”也曾經逐步“瘦削”,近似于“小面而美髯”的“韓愈”了。

左起順次為圖六:歐陽修(取自黃進德《歐陽修評傳》)、圖七:歐陽修(明代唐寅繪)、圖八:歐陽修(取自明代王圻《三才圖會》)

“歐陽修像”所具有的“韻”,也就是常言的“神似”,就當日士年夜夫而言,倒是本源于一代新型士風的浮現。那么,宋人說歐陽修貌似“韓愈畫像”,假如是一場誤解,也是有興趣的誤解,且從無廓清的需要。

別的,蘇軾的畫像,異樣存在著與歐陽修相相似的“韻”,如世傳趙孟所繪的蘇軾像(圖九);至于蘇軾自己的真正的面孔,或許清朱野云摹仿、翁方綱題款之宋李公麟繪蘇軾像,最稱形似(圖十)。但對宋人而言,他們所追摹的,也并不在“形”,而是“韻”。

左圖為圖九:蘇軾(趙孟頫繪),右圖為圖十:蘇軾(宋代李公麟繪,清代朱野云摹仿)

二〇一三年秋冬,美國加入我的最愛宋元繪畫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得以較為近間隔地不雅看了北宋喬仲常所繪《后赤壁圖卷》(圖十一);由于卷末有徽宗宣和五年(逐一二三)的蘇軾故人趙德麟的題跋,是以,這可以算得上今朝可以或許見到的最早的蘇軾畫像了。這幅圖卷并不以人物為主,即使是不雅看原畫,蘇軾的容貌識別起來也頗感費勁,但仍能從中感知,人物是“韻而掉形”的。至多在趙德麟自己,曾親炙蘇軾,但也并未計較畫中的蘇軾能否如其自己。這種立場,是與蘇軾加入我的最愛一幅“韻而掉形”的“歐陽公像”完整分歧的。

圖十一:蘇軾(宋代喬仲常繪)

回到本文開首的那樁詞學公案。

固然很難鑒定晏幾道在“元豐中”是畢竟若何來對待上一輩人的不合的,但有一點無能否認,即“歐晏掉和”故事中的“歐陽修”評價“晏公小詞最佳”的目標,是在批駁晏殊的“為人”,這與熙康年間王安石對晏殊的指責別無二致——這將有能夠激發晏幾道的警悟。

圖十二:蘇軾(宋代喬仲常繪)

除了歐晏掉和形成的影響外,晏幾道的警悟立場,還與歐陽修的行事風格有關。晏殊與歐陽修同處在新舊時期的瓜代點,但晏殊與錢惟教學場地演等老輩保存有新式士年夜夫風格。歐陽修則打上雙重性顏色:一方面他曾在“洛陽花下”縱情領受過舊時期之風習,另一方面他又是新時期的開辟者。異樣記載在魏泰《東軒筆錄》的一個好例,即是歐陽修曾呼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為“窮塞主之詞”。假如把歐陽修在晏殊家宴“即席賦雪”之作與范仲淹《漁家傲》對讀,則“須連鐵甲冷透骨,四十余萬屯邊兵”與“四面邊聲連角起”“將軍白發征夫淚”正相表里,如出一口;但為何歐陽修反而嘲弄起范仲淹來了呢?究其啟事,并非是歐陽修成分位置前后有所差別,還是與處在北宋士風轉型期有關:此刻的歐陽修,他的“新舊雙重成分”之天平已然偏向于舊時期,已經在“洛陽花下”養就的貧賤放蕩之故態重現。

但從“歐陽公像”的傳播來看,他的“故態”早已被后輩士年夜夫拋到了腦后;反倒那攜帶有一代士年夜夫新風氣的“韻”,更讓人熟習。假如說蘇軾“欲見”晏幾道的故事失實,則他遭到謝絕的深條理緣由,并非晏幾道與蘇軾之間有何隔閡,而是聯繫關係兩代士人風格之間的各種糾葛——從內涵精力到內在神志多承襲歐陽修的蘇軾,“元祐中”又以新進士年夜夫魁首成分重進廟堂,他身上披髮出的那種“韻”,是天然會讓晏幾道有所警悟的。

(文中圖片未注明起源者均由作者供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