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世劍客重出江湖,武功蓋世邊幅俊秀,但卻住在一輛馬車里。那不是一輛通俗的馬車,而是由四匹駿馬驅動的六輪雙層超年夜馬車:下車有臺階,上樓有樓梯,亭子在前,閣子在后,臥室與茶館兼備,客堂與餐廳齊飛,妥妥的古典貴氣奢華版房車。
這輛房車叫作“蓮花樓”,它是古裝武俠劇《蓮花樓》里最主要的道具。現在該劇首播終了,我們可以從阿誰虛擬的江湖世界走出來,進進真正的的汗青世界,坐上真正的的現代馬車。
康熙的座駕,應用面積不到20平方米
間隔我們比來的現代王朝是清朝,清朝天子搭乘搭座的馬車一定是那時最為貴氣奢華的馬車,畢竟會有多貴氣奢華呢?掀開清朝文獻《萬壽盛典初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農歷三月,行將慶賀六十年夜壽的康熙天子從暢春園移駕回宮,先坐明黃年夜轎出暢春園,然后換乘一輛御用馬車,該馬車“高一丈二尺五寸九分,闊八尺九寸五分”,連車輪帶車廂的全體高度是1.259丈,車廂的寬度是0.895丈。康熙御定營建尺為32厘米,1丈即3.2米,1.259丈約等于4米,0.895丈約等于2.9米。高約4米,寬不到3米,這就是康熙的座駕,也是那時最牛的座駕,跟《蓮花樓》里那輛重樓飛閣的馬車比擬,尺寸範圍遠遠不如。
我們接著看《萬壽盛典初集》對康熙座駕的描寫:
其下轅三條,皆朱紅漆。轅各長二丈五寸九分,用鍍金銅龍頭龍尾龍鱗葉片裝釘,前施朱紅油馬搭襻皮一條。平盤擺佈,下護泥板,及車輪二,貫軸一,每輪輻十有八條,皆朱紅漆。四周輞,全各以抹金钑花銅葉片裝釘。輪內車心各一,用抹金銅钑蓮花瓣輪盤裝釘,軸首擺佈各用鐵插拴一個,以抹金銅钑龍頂管心裝釘。軸中纏黃絨駕轅等索面,至地三尺四寸五分。輦亭高六尺四寸九分,朱紅漆,四柱各長五尺五寸四分。檻座高九寸五分,其上周圍木雕沉噴鼻色描金云板十二片,其下亦如之。門高五尺九分,闊二尺四寸五分,擺佈門闊二尺二寸五分。……駕白馬八匹。
這輛馬車被六匹白馬拉著(“駕白馬六匹”),銜接著白馬和馬車的是三根車轅,車轅的長度是2.59丈,約為8.3米。車輪只要兩個,車軸只要一根(“車輪二,貫軸一”),每個車輪有十八根輻條,每根輻條都用黃燦燦的鎏金銅片包裹著,而車軸的兩頭則用鐵插銷來固定。在兩個車輪之間,在那根車軸下面,架著“平盤”,也就是車廂的底盤。底盤的離地間隙為0.345丈(“至地三尺四寸五分”),約為1.1米,由此可以預算出這輛馬車的輪子很是年夜,輪徑確定在2米以上。底盤下面是“輦亭”,也就是馬車廂,車廂高0.649丈(“輦亭高六尺四寸九分”),約為2米。車廂裡面有一圈“檻座”,即欄桿,這圈欄桿的高度是0.095丈(“檻座高九寸五分”),約為0.3米。車廂的前后擺佈各有一扇門,此中前后兩扇門高0.59丈,寬0.245丈,擺佈兩扇門高0.59丈,寬0.225丈(“門高五尺九分,闊二尺四寸五分,擺佈門闊二尺二寸五分”),即高度接近兩米,寬度跨越半米。
歸納綜合起來,康熙的座駕是如許的:雙輪馬車,六匹白馬驅動,底盤架在車軸下面,車廂固定在底盤下面,前后擺佈都有門,門很高,不消哈腰就能走進車廂,輪子也很高,不消煩惱蹭究竟盤。其貴氣奢華與尊貴重要表現在裝潢上,例如用鎏金銅片包裹輻條,用欄桿圍護車廂。至于可應用面積,我們可以經由過程後面說的車廂全體寬度“寬不到3米”來推算,可應用面積應當在20平方米以下,最多擺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只夜壺,除了康熙自己,或許還能再擠出來一個寺人,如果想加個廚房或許會客堂?門兒都沒舞蹈教室有。
技巧不答應,中國現代實在沒有《蓮花樓》描寫的年夜型馬拉房車
其他朝代的御用馬車是什么樣子呢?《舊唐書·輿服志》《宋史·輿服志》《金史·輿服志》《元史·輿服志》《明史·輿服志》《年夜明集禮·車輅》等官修文獻里都有對天子座駕的描寫,此中最年夜的馬車應當是金朝天子金世宗的“九龍車”,是用九匹馬驅動,車輪加車廂通高2丈,車廂寬1.1丈,長2.6丈。金朝營建尺比清朝略短,那時1丈約為3.06米,所以九龍車的總高約為6米(相當于兩層小樓),車廂寬約3.4米,長約8米。照此推算,九龍車的車廂可應用面積曾經跨越20平方米,但仍然只是一間略微年夜點兒的臥室罷了。
現實上,像金世宗九龍車如許的車輛在中國汗青上很是罕有,歷代天子乘用的玉輅、金輅、象輅、金根車、耕根車、七寶輦等御駕都是有固定尺度的,尺寸和面積都比九龍車小一些。而如前所述,連九龍車都只是個年夜臥室,都不成能將客堂廚房洗手間囊括出來,其他御用車輛就加倍不成能了。既然連御用車輛都不成能,那么現代中國的其他車輛還用交流提嗎?
行文至此,信任您曾經對一個題目有了初步謎底。這個題目就是:現代中國有沒有相似“蓮花樓”那樣的年夜型馬拉房車呢?謎底很顯明:沒有,盡對沒有。
那么下一個題目又來了:現代中國為什么沒有呈現年夜型馬拉房車呢?
我先說謎底:由於技巧上不答應。更正確地說,是由於現代中國一直沒能發現出一套轉向裝配,以致于四輪車在途徑下行進很是艱苦,六輪車更是天方夜譚。
假如無機會,您可以多了解一下狀況傳播于今的那些古畫,例如《盤車圖》《行旅圖》《清明上河圖》,然后您會詫異地發明,這些畫上的馬車、驢車、騾車、牛車和黃包車都不是四輪的,每輛車最多有兩個輪子,少則只要一個輪子(獨輪車)。
當然,現存的古畫上沒有四輪車,并不克不及證實現代沒有四輪車,赫赫有名的明朝技巧專著《天工開物》里就曾提到四輪車,那時取名為“合掛年夜車”。合掛年夜車四個輪子,車廂為方形,至多要用八匹馬驅動,但載重只要“五十石”,也就是一趟教學只能運輸50石食糧。明朝的“石”是容量單元,1石食糧約重80公斤(后來清朝早期改造懷抱衡,將1石食糧的尺度份量規則為80公斤),50石食糧共重4000公斤,即4噸。
用這么多馬驅動一輛車,為什么載重只要4噸呢?您能夠會猜到是由於摩擦力太年夜。確切,現代沒有橡膠輪胎,輪子簡直滿是木輪或許木輪包鐵,并且現代途徑并非柏油路和水泥路,空中絕對坎坷,輪子與空中的摩擦力加上輪軸與車身的摩擦力確切很年夜。但這個還不是最要害的緣由,要害是這種四輪車轉向艱巨,載重越年夜,轉向越難。
四輪馬車均衡性好,但轉向艱巨減震也差
《天工開物》對那時四輪車的闡明是如許的:“四輪者,前后各橫軸一根,軸上短柱起架直梁,梁上載箱。”四個輪子,兩根輪軸,輪軸上直接固定底盤,底盤上直接固定車廂。這種構造很是簡略,內有致命缺點:兩只前輪跟兩只后輪一樣,都直接銜接底盤,中心都沒有轉向構造,假如直線往前走是沒題目的,拐很小的彎也可以做到,但只需一拐年夜彎,前輪的輪圈就得卡在車廂裡面。應當如何優化呢?必需在底盤與兩只前輪銜接的處所加兩根轉軸,讓前輪不只可以前后動彈,還要能擺佈動彈。
不瞞您說,我小時辰在鄉村長年夜,有過趕馬車的經歷。那些馬車滿是兩輪的,只需馬聽話,進退自若,轉向自若,涓滴不消斟酌有沒有轉向構造。可是四輪車就紛歧樣了,假設沒有轉向裝配,拐年夜彎時就必需借助人力。怎么拐呢?至多需求兩小我共同,一小我趕車,另一小我扛著一根年夜木杠子在旁邊隨著,該拐彎時要眼明手快,敏捷把木杠插進一只前輪的底下,用盡全力往上一扳,借著馬車的慣性讓其轉向。
上世紀五六十年月,在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省份的平原地域,有一種名為“承平車”的四輪車頗為風行,其外型和構造與《天工開物》里的合掛年夜車如出一轍,都是粗笨的木輪子,都沒有轉向裝配,拐彎時都需求有經歷的車把式用年夜木杠子往扳。以前我聽老輩人講這種事時還不信任,后來觀賞一家承平車博物館,顛末實地驗證,才深切領會到木杠的主要性。那家博物館的館主惡作劇說,假如沒有木杠,用腳也行——把腳墊到一只前輪上面,也能輔助承平車轉向,完了往骨科掛號即可。
有需要彌補闡明的是,《水滸傳》里楊志用來輸送生辰綱的也是承平車,但與上世紀五六十年月的承平車并紛歧樣,楊志的承平車是兩輪的,不消煩惱轉向題目。
四輪車很難轉向,前人干嘛還要發現四輪馬車呢?由於它還有一項上風:均衡性好。正如《天工開物》所講座場地說:“四輪者……馬止脫駕之時,其上平整,如居屋平穩之象。若兩輪者,駕馬行時,馬曳其前,則箱地平允,脫馬之時,則以短木從地支持而住,否則則欹卸也。”四輪馬車把貨送到,卸馬牽走,車不會翻;兩輪馬車則否則,卸馬之前必需先用木墩子把後面的車轅撐起來,不然就要前傾。
四輪車在均衡機能上勝出,但在轉向機能上完敗,怎么處理這個題目?只要發現轉向裝配。但是我們翻查那些與馬車有關的技巧文獻,從陳舊的《考古記》到不那么陳舊的《天工開物》,以及歷代野史《輿服志》中對皇家車輛戰爭平易近車輛的軌制性束縛,都見不到轉向裝配。
不只這般,現代中國的車輛也沒有減震裝配,或許說沒有真正有用的減震裝配,由於彈簧一直沒有被利用在那時的車輛上。由於沒有彈簧,所以來自車輪的震撼直接傳遞給底盤,進而傳遞給坐在車廂里的人,一輛雙輪或許四輪馬車在鄉下大道優勢馳電掣,車廂里的乘客往往會感到到屁股顛起來,腦殼情不自禁地往頂棚上撞。前人也不是沒有處理之道,一是在車廂里多展幾層軟墊子,二是往失落頂棚,站著駕駛馬車,三是不坐馬車,改坐肩輿。現代中國肩輿發財,轎杠彈性極好,轎夫身手精熟,與馬車沒有減震有很年夜關系。
沈括改良安車,巧思與溫馨度兼備
但我們萬萬不要鄙棄我們祖先的發明才能。適才不是說現代中國沒有發現轉向裝配和減震裝配嗎?實在現代歐洲也沒有發現出這兩套裝配。歐洲人要到18世紀才發現彈簧,而橡膠輪胎直到19世紀才被用到車輛上,轉向構造的發現時光臨時沒有同一說法,但從18世紀以前歐洲沒有四輪馬車這種汗青景象來看,應當也是在近代才發現出來的。
現代中國人的發現發明燦若繁星,此中有一項叫作“安車”,也就是搭乘搭座絕對比擬舒暢的馬車。安車至多從漢代就曾經呈現,到了宋朝,有名博物學家沈括又對安車年夜加改良,其巧思與溫馨能夠并不亞于《蓮花樓》中的那輛房車。
來,我們掀開沈括的《夢溪看懷錄》,體驗一番他改良design的安車。
在沈括筆下,安車的車頂是一張帶無機關的軟篷,有雨有風時遮住,風和日麗時卷起,仿佛主動開啟的敞篷跑車。車廂的前壁和兩側都有窗戶,半躺在車廂里,可以觀賞山景。車廂用四根柱子撐著,每根柱子都巧設機關,能掛起冊本、扇子、帽子、棋盤、藥物、酒壺、碗碟、點心、茶葉罐。
假如山路坎坷或太窄,安車趕不上往,沈括會帶兩個仆人,讓他們挑著擔子,將一切吃的和用的工具都放出來。工具太多,仆人挑不動;太少,沈括用著又不便利。所以他又在安車里加裝了一個衣箱、一個書篋、一個食盒、一個欹床,全用既簡便又耐用的竹木制成。
衣箱分出年夜鉅細小很多格子,可放棉衣、薄被、枕頭、毛巾、梳子、漱口杯、洗臉盆。書篋比衣箱小一半,也分出很多格子,可放冊本、宣紙、羊毫、墨錠、硯臺、棋盤、棋子、小鉸剪。食盒與衣箱差未幾年夜,用來寄存熟食、果品、茶壺、茶碗、茶罐、碗碟、竹筷、勺子、生果刀、爐子、下酒席、酒壺、羽觴,以及溫酒用的“湯鎗(chēng)”——實在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鐵槽,深三寸,可貯水。當沈括駕駛安車抵達山腳下,他會掏出火爐,將這個鐵槽架在爐上,添滿淨舞蹈教室水,煮到沸騰,將羽觴放出來,喝一杯,換一杯,酒永遠是熱的,喝了不傷胃。
欹床是一種可以折疊的臥具,外型和效能都挺像此刻的行軍床。沈括說,他爬到山頂,累了,就斜臥在欹床上喝酒,山風浩大,鳥叫啾啾,由由然,熏熏然,有得道飛升的快感。
沈括的安車里還有食銚(diào)和急須子。食銚是帶有提梁的小鍋,途中餓了,停下安車,砍些樹枝,當場生起一堆篝火,將食銚吊掛在火苗之上,煮粥、燉肉、溫酒、燒茶、烤山芋,都很便利。急須子則是一種茶具,看起來挺像沏茶用的小茶壺,但實在是用來燒水和往茶碗里灌水的。這種茶具最顯明的特征,是壺嘴和壺柄呈90度角,并且壺柄中空,可以插進一根木棍作把手。這種茶具在japan(日本)依然年夜行其道,japan(日本)人也管它叫“急須”,恰是源自宋朝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