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奮查包養網心得進氣力 耕作成長熱土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又來看你們了。”湖南華容縣東山鎮仙鵝寺村,陳恩炎白叟冒著盛暑,走到桃花山腳下,密意凝睇山上那座新四軍紀念碑。

1938年誕生的陳恩炎,和老伴養育了6個孩子,現在家庭和氣、四世同堂。但已是耄耋之年的陳恩炎心中總有惦記:他時常來到桃花山上,用一碗華容團子和自家種的皺皮柑來紀念那些不曾謀面的新四軍戰士。

抗戰狼煙的一幕幕,又浮現在面前。

永遠銘記先烈的勇敢事跡

“每次聽說敵人來了,母親就背著我往山里跑。”陳恩炎雖未親眼見過子彈橫飛的戰場,但時常聽怙恃講起那些勇敢抗戰的事跡。

“戰士身上中了槍,騎的馬也倒在地上。不了解是哪里人,也不了解叫什么。”陳恩炎說,敵人走后,村平易近們冒著風險收殮起戰士的遺體集中埋葬,并留下了標記。

現在,在仙鵝寺村的一個果園里,依舊可以見到一座墓碑,墓碑下長眠著10多位新四軍戰士。

這座墓碑在歲月侵蝕下日漸斑駁。2021年,仙鵝寺村的村平易近自發決定要為義士們新建一座紀念碑,陳恩炎恰是發起人之一。新的紀念碑,就立在桃花山上。村里的人經常上山緬懷先烈。

這是一支什么樣的部隊,樹立的是什么樣的根據地?

華容縣處所黨史研討者易文介紹,湖北石首、公安及湖南華容三縣(市),地區相連,風俗附近,常被統稱作石公華地區。1943年,侵華日軍發動鄂西戰役,石首、公安、華容先后淪陷。鄂豫邊區黨委和新四軍第五師黨委作出“準備由襄南向江南敵后發展,待機挺進洞庭湖畔”的唆使。1943年11月,新四軍江南挺進支隊越過長江,于12月抵達桃花山,進而開辟了以桃花山為中間的石公華抗日根據地。

“這里東瀕洞庭湖、西臨虎渡河、南起南縣、北抵江陵。境內河道交錯、湖泊密布,又有山回路轉、地勢險要的45里桃花山,便于部隊迂回作戰。”易文說。桃花山上,處處都有抗戰的痕跡。站在一棵銀杏樹旁,易文介紹,這里就是當年治療傷員的處所,不遠處的一棟土屋,是新四軍江南挺進支隊戰地醫院舊址。當年根據地軍平易近應用周邊四面環山的有利地形樹立了一所戰包養網比擬地醫院,共有醫療服務包養人員20多人。

66歲的村平易近易國敖一門第代棲身在銀杏樹旁,他從父親和伯父口中聽過不少抗戰故事:“借助樹旁的這些石洞,新四軍經常在夜間突襲日軍,給予敵人繁重打擊……”

現在,易國敖仍然在這里守護著這份記憶:“新四軍戰士們的勇敢事跡,我們會永遠銘記。”易國敖說。

綠水青山間的鄉村周全振興

回憶當年,陳恩炎對捐糧仍有很深的印象:“在那個艱苦年月,大師的糧食都不夠吃,但給新四軍捐糧,桃花山的群眾卻非常踴躍。”

易文介紹,在根據地斗爭期間,石公華縣行政委員會通過減租減息,調動了農平易近生產積極性。山林茂密的青山川庫旁,抗日軍平易近樹立起了織襪廠,每月生產出千余雙棉襪聲援抗戰。軍平易近齊心,當地抗日平易近主政權獲得鞏固,抗日武裝氣力不斷壯年夜。至1945年春,江南挺進支隊由原來的1個連擴建為5個連建制,指戰員達1000余人。

戰爭的狼煙遠往后,陳恩炎的家鄉仙鵝寺村面臨若何包養擺脫貧困的難題。

當地丘陵密布,人均耕地缺乏1畝,水庫移平易近眾多,曾經是有著67戶176名貧困戶的幫扶重點村。漫山遍野的柑子賣不上價格,年夜多數村平易近都在外打工。

現在的仙鵝寺村,已然年夜變樣。

凌晨6點半,走進仙鵝寺村皺皮柑基地,七八個村平易近正在為果樹打藥。不少樹苗已經掛果,清風徐來,柑噴鼻撲鼻,果園中間,還套種了年夜豆。水肥一體的滴灌管道遍布此中,儼然是一個現代化的高標準果園。

“2021年開始,村里集中流轉地盤,本身籌資20多萬元,縣里支撐100多萬元,建設了500多畝的現代化果園。”仙鵝寺村黨總支書記陳擁軍說。本年,華容縣農業農村局又投進40萬元項目資金,持續助力皺皮柑產業與天井經濟發展,為60名監測戶、脫貧戶以及44名庫區移平易近供給就業崗位,切實鞏固脫貧攻堅結果。

放眼東山鎮全域,5000畝皺皮柑、3000畝高效蔬菜、1000畝紅松菌以及1000畝臍橙基地等現代農業板塊,已經成為推動鄉村周全振興的產業依托。

陳恩炎也沒閑著。他不服老,向年輕的種植戶取經,也種了一畝多的皺皮柑。僅此一項,每年就能增收四五千元。“不怕困難,艱苦奮斗。80年前打跑japan(日本)鬼子是這樣,現在還得是這樣。”陳恩炎說。

氣象萬千的發展熱土

翻開石公華地區的史志資料,會發現,假如沒有戰爭,這里有著不錯的發展條件。

看區位,位于長江兩岸,曾有古丈堤、塔市驛等口岸,上連沙市、宜昌,下接岳陽、武漢。

看物產,地盤肥饒,該區域有鉅細堤垸30多個,良田30多萬畝,盛產糧、棉、油和豬、魚、蛋、禽。

現在,隨著長江經濟帶、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等安排的推進,長江進湘第一縣的華容,迎來了發展新機遇。

30多米高的裝船機吞吐著煤炭,數百米長的傳送帶發出陣包養陣轟鳴……正在進行調試的岳陽港華容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碼頭,剛好坐落在長江黃金水道和北煤南運年夜動脈——浩吉鐵路的穿插點。

“24小時,就可以將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的煤炭運抵長江中下流及洞庭湖周邊年夜型動力耗費企業。每噸節約運費30元,運輸時間節省15天。”碼頭任務人員陳學棟打開路況地圖,鐵水聯運的優勢一目了然。

陳學棟介紹,過往,來自這些地區的煤炭,要先經年夜秦、朔黃等鐵路抵達包養行情南方五港,再由海進江,運抵中部地區。現在,不僅北煤南運更高效,南邊工業品北上通道也有了新選擇。

格式打開六合寬。區位優勢下,華容已成為湘北鄂南區域“移動的煤礦”和“電力動力基地”——位于華容縣的國能岳陽電廠年均發電量超72億千瓦時,國能漁光互補項目陸續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塔市驛碼頭物流園、洞庭500千伏變電線路等一批嚴重產業項目和基礎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舊日新四軍艱苦奮戰過的河湖水網,現在成了物暢其流的黃金水道;曾經戰火紛飛的敵后根據地,現在成了氣象萬千的發展熱土。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